官网入口 | 交流合作 | 信息公开 | 联系我们 | 收藏 | 搜索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动态>>学习园地>>正文

我院师生在山东省优秀网络辟谣作品征集活动评选中荣获佳绩

时间:2020年12月06日 15:31作者:浏览量:



近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举办的2020年度山东省优秀网络辟谣作品征集活动评选揭晓。我校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师刘心恬的作品《愿谣言止于智者》荣获文章类特等奖;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学生李安然的作品《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次生疫情”》荣获文章类二等奖。

本次活动以“扫除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空间”为主题,我校师生展示了自己对于网络辟谣的认识和态度,倡导增强网民的责任心和是非观,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据悉,本次活动是山东省委网信办组织的面向全省开展的优秀网络辟谣作品征集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单位和广大师生参与,收到大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经过合规性审核、专家初评、网络投票、专家终评,最终确定了3个类别各11件获奖作品。

 

愿天下谣言止于智者

刘心恬

“妈妈,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变长吗?”匹诺曹的故事似乎在女儿心里留下了一片小小的阴影,她很是恐慌地问我。“不,当然不会。这只是个故事。”我很肯定地告诉她,“许多人常说‘不要说谎,鼻子会变长的’,只是吓唬小朋友的话,并不会真发生那样的事儿。”女儿似乎稍稍放心,问我,“那到底什么是故事呢?”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故事呢?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跟大学生讨论文学艺术作品的虚构叙事问题,但要给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说清楚,还得从头开始讲。“在很远很远的原始社会呀,人们的生活条件很差,没法好好地保护自己,总是对一些可怕的自然现象产生恐惧。比如今天打雷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想象出一个神秘的形象,比如叫雷公吧,说有人做了坏事惹他生气了,所以打雷吓唬一下作为惩罚。后来呢,爷爷讲给儿子,儿子讲给孙子,篝火边流传下来的关于这些神秘现象的片段就有了固定的版本,形成了咱们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那就是最早的故事。这些口口相传的东西并不是历史,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是假的。不过呀,好多人对上古神话信以为真,并把它们当作历史的一部分去看待。其实何止是上古历史,就是古代的、近代的好多国家的所谓历史,也未必是绝对真实的。”这已经超出了幼儿园理解范围,女儿已经昏昏欲睡了。

我试图转移话题,把握住这个好机会,想告诉她一些道理。“下周一要去打水痘疫苗了,咱们等这个疫苗等了两年了,你还记得打针啥感觉吗,怕疼不?”听到打针,她的困意瞬间一扫而光。“我不怕,壮壮奶奶说打针不疼的。”我赶紧说,“那不是的,打针当然会疼,一根针扎在肉里,正常人都会感觉疼,这是符合人体神经运作规律的。但是妈妈相信你可以忍住,如果实在太疼了,哭两声也没什么的。”儿童学会说谎最初多半是从家长这里学的,打针不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似乎打针会哭不是本能,而是很丢脸的事情。

我接着说,“这样的谎话不会让鼻子变长,但说谎毕竟是不好的,因为谎言歪曲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宝贝,你知道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哪里来吗?”女儿想了一下,说“看书,书上有好多知识。还可以上网、看手机、听大人讲。爸爸会看头条新闻,还有学习强国。”“没错,这些都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妈妈小时候呀,网络还不普及,更多的是从书上获取知识。经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核流程,书本被出版发行,所以上面的很多信息都是经过反复核实确证的。但是现在呢,自媒体太发达了,好多东西都是随手一写、随口一说,有的人甚至靠编造信息为生,专门‘生产’新闻。大家不小心点开了虚假新闻还信以为真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不经过证实就被发布传播的信息就叫做谣言。”

第二天一早,娘俩去楼下菜店买甜玉米。女儿很爱吃甜玉米,香香脆脆、不粘不糯的,对小朋友的牙口来说正好。没想到老板说以后再也不进货了,原因是小区里的老太太们一致认为甜玉米是所谓的转基因食品,还煞有其事地掏出手机来指着说,“看,转基因食品列表,水果玉米,有吧!”“对对,还有这个,小西红柿!都不能吃的,吃了致癌,可不得了!美国人都不吃的!”女儿很困惑,陌生词语太多,一时间稀里糊涂地望向我。“当然不是。妈妈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天天吃这种玉米,因为便宜嘛,美国人也是每天都吃的。它是玉米的一个品种,和咱们本土的老玉米、粘玉米的口感不一样而已。那个小西红柿也不是转基因,早就有的,不是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我在国外的超市里呀,还见过紫色的大菜花、黑色的西红柿呢,品种不同而已。你想想看,咱们国家海关有检验检疫部门给食物严格把关,还有食品安全部门的叔叔阿姨,怎么会让大家吃到不利于健康的东西,是吧?”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现在的情况是,看多了谣言反而自封为“智者”。像我们小区里每天围着手机伪养生信息转的老太太们,你的身边肯定也有吧?有没有收到过父母发来的关爱微信,一个个推文链接,打开之后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非真实的谣言,或打着普及养生常识幌子的保健品广告?惧怕雷公的时代早已过去,借创造雷公这个形象去吓唬人的把戏却尚存在于当代人的生活。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谣言传播的速度也是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人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比过去又多了几分虚构,谁也说不清楚。大到本应严肃求证的国内外大事,小到明星们的八卦新闻,都可被编造为谣言,肆无忌惮地传播。但是,谣言应该止于智者,这要求人们在接收媒介信息的时候擦亮眼睛,对一切保持怀疑态度也不为过。尤其是大学生,正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端正自身对待媒介信息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还记得2017年的时候,我给本科生开设了媒介批评课,并在课堂讨论中见识了当代大学生辨识谣言的清醒头脑。每周上课前,我都会带着学生满头脑热身活动,请他们说一说最近一周发生的重大新闻热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偷鸡腿妈妈事件、罗尔女儿患病事件等。许多新闻还在发酵的过程中,尚未被求证真实,便已被网民通过各大门户网站评论的形式干预影响了进程。究其根本原因,谣言未能止于智者。如果网民冷静地等待有良知的媒体深入现场求得事实真相,这些事件的走向、对当事人造成的身心伤害或许不至于此。最近发生的要求齐鲁晚报道歉的事件也是这样,不实谣言的散播对记者与老人都造成了伤害。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视频剪辑技术之后,他们对我说,“老师,我们这个时代太可怕了,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拍照有美颜滤镜,短视频可能是被剪辑过的碎片拼接。有的人掌握了高超的新媒体技术,居然用它来骗人来传谣,我们都不知道还能相信什么了。”或许,不敢轻易相信才是我们对待某些当代媒体的正确态度。

晚上讲完睡前故事,女儿说,“妈妈,我今天学了关于动物的几个成语。比如鸟语花香、守株待兔、鸡犬升天、狐假虎威……”我想起白天的遭遇,问她“你知道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吗?也是和动物有关的,猜猜是什么意思?”“有三个人能造出来一个老虎的意思吗?”“这是字面意思,它来自于一个古代故事。说的是一个姓庞的人问魏王,大王,如果有一个人说外面有老虎,您信不信?大王很肯定地说不信。庞某又问,那要是两个人都说外面有老虎呢,您信不信?大王面露疑虑,说那我可能会怀疑是不是真的。庞某接着问,如果三个人来说外面有老虎呢?大王说,那寡人信之矣,我肯定就相信了呀!庞某说,大王,如果确定外面没有老虎是一个事实,三个人进来说有老虎您却相信,那就是听信了谣言啦!如果这个谣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那不就麻烦了嘛!宝贝,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是不是也会相信三个人说外面有老虎的谣言呢?”“不会的,妈妈,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都是智者,因为她们出生于并成长于这个自媒体的时代。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次生疫情”   

 ——以疫情为例关于对网络谣言的思考

李安然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自古以来“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事比比皆是,我们将这些传播范围广却缺乏可靠证据支持的陈述或概念称为谣言。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谣言乘着网络发展的大风衍生出了更为可怕和难以控制的网络谣言。扫除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空间,此文以疫情为例来谈关于网络谣言的思考。

“与信息数量越来越不成正比的是,我们距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自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上关于疫情的消息不断更新。谣言肆虐,甚至出现了今天发布新消息,明天立即辟谣的荒唐事,真正对大众有用的正确信息被铺天盖地的网络谣言所掩盖,大众行为被错误信息误导。这严重侵占了公共社会信息资源,加重了大众面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慌心理,成为了疫情防治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谣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我们会把谣言误认为真相。真正危险的是,我们听多了谣言,便不再分辨出真相。”疫情期间的部分谣言可谓是“一眼假”,如喝高度白酒、喝童子尿、吸烟可以抵抗病毒等网络谣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辨识难度如此低的谣言却仍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与如今言论自由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众多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网站、网络论坛等网络介质给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各路自媒体为了不同的目的粉墨登场,夸夸其谈,正迎合了处于焦虑中渴望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的浮躁大众。假期的延长、隔离的无聊也成为了网络谣言满天飞的助推剂。

谣言滋长的土壤不是造谣者给的,而是传谣者给的。《乌合之众》提到“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大众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会在网络谣言中产生共鸣,即群体中个体个性的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流”。因为害怕被孤立而渴望融入群体以获得安全感最终导致群体智力下降,甚至出现网络暴力现象,用口水掩盖了少数清醒的真相。另一方面各网络介质传播谣言的手段紧抓大众心理,像“震惊……”、“速转……”等标题党层出不穷,利用大众的好奇与焦虑进行谣言的传播,谣言在传谣者的助推下逐渐变得难以控制。

“当我们不再分辨出真相,那时我们能做什么,除了放弃对真理的信仰,满足于谣言堆砌的故事,我们还剩下什么?”切尔诺贝利事件向蒙蔽于谣言中的人们发出呐喊与疑问。“惯有谣诼或青眼,何须他人置一言!”面对谣言!我们就要消除谣言!探明散布谣言者的心理动机,摸清谣言传播的机制,扫除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空间!

奥尔波特实验研究表明,谣言的歪曲可被总结为“省略与突出,强化与推断。”谣言散布者抓住大众关注的热点,利用不对等的信息简化事实,强化谣言,同化大众心理来促成谣言的传播,这是谣言的传播机制。谣言散布者则动机各异,一是以广告营销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如疫情期间关于双黄连,莲花清瘟胶囊等可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宣传;二是以增长关注度为目的的自媒体,利用虚假发热人员名单,隔离期间不服从管理的举动来博取关注度,获得社会存在感;三是利益冲突下的博弈;四是境外敌对势力在民间制造的敌对情绪,疫情期间利用紧张焦虑的心理煽动诱发敌对行为。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当我们面对不合常理的疾病知识或证据有限的攻击信息时,要清楚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冷静分析这些惊人的信息,不要被困于信息茧房。既要保持言论的自由也要避免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棋子。即使在迷茫的情况下,也要正确识别焦虑,合理的发泄自己的情绪,避免网络暴力掩盖事实。除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外,信息的获取渠道也至关重要,警惕个体媒体的思想灌输,偏向于主流官方媒体获取信息。面对网络谣言的产生,除了目的不纯的谣言散布者和分辨能力有待提高的传谣者,官方信息的缺失和主流媒体的传播失范也难逃其咎。如果说谣言是花园中的杂草,大众作为传谣者为它提供的是生长的土壤,那政府机构的信息增量、权威媒体的及时辟谣和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就是给杂草喷洒除草剂!美丽的花园少不了肥沃泥土的滋养更少不了园丁辛勤的努力。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疫情之下源源不断的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规则!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Baidu
sogou